本报1月6日讯(记者邝晓霞 特约记者萧海山)“小区的新电瓶车棚既方便又智能,安全性也提高了!”近日,在龙华区海垦街道秀英村社区,提起新建的停车棚,居民们无不点赞。据了解,2024年龙华区为民办实事项目,将为34个三无小区、自管小区建设电瓶车棚列入其中,该项目目前已经完工,通过设置“自动灭火+报警”等功能,为电瓶车充电安全筑起了“智能防线”。
当天,记者在秀英村社区看到,新建的电动自行车棚内,许多辆电动自行车整齐有序停放,不少居民在停车后,使用电子设备扫描二维码,以便捷、安全地为电瓶车充电。车棚内,摄像头正在不间断工作,实时监控不正常的情况;红色管线在车棚顶端延伸,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喷头。
这些设备看起来不起眼,却内藏“高科技”。“上面这些红色管线是自动灭火装置,如果电瓶车起火,当温度达到68摄氏度后,喷头会自动爆破,第一时间持续出水灭火,能迅速有效控制初起火势。”海口市龙华区消防救援大队工程师苏辰雅介绍,与此同时,探测器报警后,物业管理员、社区网格员都会收到火警电话,提醒有关人员及时处置。
在充电方面,棚内设置的充电桩都具备充满自动断电、充电故障自动断电、过载保护、短路保护、漏电保护、充电故障报警等功能,尽可能保障电瓶车的充电安全。
“以前没有规划电瓶车停放区域,个别车主会私自将电瓶车停放在楼道内,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隐患,现在家旁边新建了这个车棚,又有高科技灭火系统,停车、充电可放心多了。”在车棚里充好电的居民赖潮国高兴地告诉记者。
据介绍,龙华区三无小区、自管小区电瓶车存量大,如通过小区自筹资金来建设停车棚,难度较大。为解决停车混乱和相关安全风险隐患问题,2021年至2024年,龙华区为三无、自管小区以及城中村建设了99个室外停车棚,总面积约1.4万平方米,可解决9000余辆电瓶车停放充电问题。其中,在2024年推广的34个居住小区车棚建设,建设面积共3129.7平方米,能容纳1700辆电瓶车同时充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