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上课时发呆、打瞌睡一直是让老师头疼的问题,未解决这一问题,这些年来不断出现试图监控学生课堂行为与情绪的技术尝试。近日,“旷视科技”公布了一则人脸识别监控学生的产品内容,引发舆论的大肆声讨。当学生的所有情绪、动作都被监控的时候,人权和自由还成立吗?技术的界限何在?不少人痛心疾首地质问。
在“旷视科技”公布的视频里,教室里的人脸识别摄像头对学生的一举一动做出了总结,听讲6次、阅读8次、举手6次……监控界面上还显示了学生的动态的情绪变化。“最美好的校园时光变成了监狱”、“把人当成机器”,一时间指责不断,最终“旷视科技”发布了一则声明,称此为技术场景化概念演示,且旷视在教育领域的产品专注于保护孩子在校园的安全。然而监控学生早已不是新鲜事,早在2017年,国内就有不少中小学安装了联网摄像头,家长能够最终靠App实时查看学生表现,近日,中国药科大学则在部分教室试水了人脸识别系统,同样引发了巨大的争议。
人脸识别进而形成监控,首先触及到的是隐私权的问题。面对这一质疑,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主任许建真表示,已向公安部门和法务部门咨询,由于教室属于公开场所,所以不存在“侵犯隐私”的说法。但有律师表示,虽然教室是公共场合,但学生在课堂上同样有涉及个人隐私的行为,因而这并不意味着在课堂上没有隐私。
可供参考的案例是,瑞典曾有一次被监管部门认定的违法实验。瑞典的一所高中引进了一项人脸识别试验计划,对22位学生进行为期三周的出席记录。这项实验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,然而在今年8月,瑞典数据监管机构对这所中学开出一张了基于欧盟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》(GDPR)的罚单。这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讯息,出于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,对于人脸识别,应当采取审慎的态度,防止数据泄露带来的严重后果。
即使抛去隐私权的问题,人脸识别真的能提升课堂质量吗?当前,人脸识别这一技术最多应用在金融领域,当涉及到大额贷款申请时,会有面审员对用户进行问答,随着问题深入,观察对方细微面部表情变化,以此判断风险。然而当前的人脸识别技术难以达到如此细微的情绪感知,只能简单粗暴地鉴定,如将嘴角上扬定义为“开心”。这种反映出来的“情绪”是可以作假的,当学生与教师暴露在无处不在的监管中,甚至这种监管结果被纳入评价体系时,学生与教师可能为得到更好的评价,做出系统认为的“好”的情绪,而这对提升课堂质量毫无作用。
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,“很显然,在教室里安装监控,全天无休地对着学生,适时采集学生的表情、动作,这是把学生当作‘犯人’,时刻监控。这种做法的反教育性质是十分明显的”。引入人脸识别监控到底是为提升教育质量,还是为了管理方便,转移教育责任,这是教育者需要仔细考虑的。
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质量提升带来了有利条件,“智慧课堂”这一概念得到了初步的落地实施,但许多教育者似乎将智慧课堂的重点放在了监控学生上。针对此现状,需要辩明的是,技术始终应该是教育的辅助手段,技术的应用应当以人的福祉为前提,而非牺牲人的权利与自由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